2023-08-29 12:45:08 | 学子网
2021年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招生专业有:
财政学:4年,本科,人数120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4年,本科,人数6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年,本科,人数120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4年,本科,人数120
信息工程:4年,本科,人数120
网络工程:4年,本科,人数120
工程管理:4年,本科,人数180
国际商务:4年,本科,人数120
审计学:4年,本科,人数120
录取原则:
1、按照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2、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按照生源所在省份招生主管部门要求确定投档比例。 学子网
3、文史类和理工类录取规则
(1)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按照各省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录取。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后续志愿考生。
(2)在专业安排上,按专业志愿分数级差进行录取。即第一至第二专业志愿、第二至第三专业志愿,分别扣减级差3分、2分,第三至以后专业志愿,不再扣减专业级差分。
(3)对部分缺额专业,根据生源和志愿情况进行调剂录取。对无法满足本人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学校作退档处理。
(4)在内蒙古录取规则为“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
(5)投档成绩相同时,若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优先录取位次高者;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优先录取位次高者;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因素,择优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山东科技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计划-山东科技大学2021年山东省本科招生计划(泰安校区)
每年高考季,除了要关注着志愿填报及成绩的公布,还要许多人关注着想要成为国家的一名士官,为国效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山东省定向士官可选几个志愿,欢迎阅读!
2022山东有哪些定向士官院校
山东省定向培养士官学院共七个: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泰安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
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的要求规定
1、培养对象因淘汰或录取不足出现的空缺,每年年底前从同年级本专业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中进行选拔补充。
2、高校对报名学生体格、病史、现实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初步审查,择优推荐培养对象;高校所在地征兵办公室会同招收部队按规定组织体检、政治考核和 面试 ,择优确定为培养对象。
2022山东高考征集志愿录取规则
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超过规定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经山东省 教育 招生考试院主动沟通无效后,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并按有关高校招生计划数及录取规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书面通知有关高校,并将情况上报教育部。
报征集志愿注意事项
1、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前,第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据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惫。
第二,要认识自己的性格。性格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相对来说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选择专业之前对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对今后选择和专业有关的职业是很有必要的。
2、填报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
3、报考征集志愿时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 分数线 及专业线的 方法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2022高考志愿书什么时候发放
2022高考平行志愿录取顺序
第一步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前面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分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第二步检索(分档):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
第三步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高校。
第四步录取: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第五步确认: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
高考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高考平行志愿的填报顺序,在录取的时候,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分数越高越优先检索志愿。
平行志愿先按分数高低排序,A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达到院校投档线,则可直接投档,然后依次检索B考生所有志愿,若B考生报考院校有符合的即投档,所有志愿检索完均不符合即滑档,继续检索C考生所报志愿。
平行志愿是考生在特定的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以内,填报多个院校志愿,它体现了院校之间的关系,平行志愿具有志愿并列、位次优先、分行志愿、一轮投档的特点。
2022山东省定向士官可选几个志愿相关 文章 :
★ 2022湖北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 志愿填报各批次志愿是怎样设置的介绍
★ 2021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安排
★ 2021安徽志愿填报规则
★ 安徽2021首次志愿填报
★ 2021山东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 2021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公布
★ 2021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2020志愿填报名词解释全,填报志愿时的八个建议
山东报多少个志愿 根据山东高考的规定,考生需要填报7个志愿。具体来说,山东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录取制度,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多个志愿并进行优先排序。 填报7个志愿的目的是为了给考生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确保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录取结果。通过填报多个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增加录取的可能性。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综
2019陕西高考志愿可以选择几个大学陕西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大学 2018年陕西高考结束后,少不了要面临填报志愿这个问题。不少高三同学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被难住了。高考的成绩固然重要,而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是家长和孩子应该了解和知道的。如果不了解陕西高考填报志愿的相关知识,就很容易选择一所不适合孩子自己的学校。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填报志愿的问题,正确做出选择。那么,陕西填报志
高考一共几个志愿 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
本科二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本科二批可以报6-8个志愿。 二本志愿能报几个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各省不同。有的本科二批可以填报10所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填报6个志愿专业。目前一般现在二本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二本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
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 高考报志愿,一般不同省份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具体的还要看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要求。 高考平行志愿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
老高考志愿填报有几个志愿个数 老高考志愿填报有六个志愿个数。 老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
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 高考能报多少个志愿介绍如下: 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具体可以报多少个志愿以各省市考试院为准。 高考志愿一般可以填几个 新高考可填志愿个数为112、96、80个。传统高考填报志愿一般可以填报四个或六个目标院校。
高考志愿能报几个大学 四到六个大学。 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或者专科。 报考大学注意 最多是六个。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
2023-10-04 01:14:16
2023-07-15 13:01:26
2023-10-03 15:10:35
2023-08-28 23:42:48
2023-07-26 11:59:25
2023-06-09 14:30:02